问题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而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又给患儿和家长带来沉重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据统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占门诊人数的10%-20%,其中70%-80%是≤5岁的婴幼儿。近年来,依众多儿科专家的共识,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明确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给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治思路提供了方便。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御病原体侵入、抗病能力弱,一年中得5-6次(年长儿3-4次)上呼吸道感染是常有的,但次数频繁,则属异常。
一般而言,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多与护理不当、入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份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儿童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极个别儿童与婴幼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或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处理原则。
(1)寻找致病因素并结合给予相应处理,考虑存在鼻咽部慢性病灶时,应请耳鼻喉科协诊并适当治疗。
(2)由于大部分感染系病毒所致,故不应滥用抗生素,更不能将激素作为退热药物使用,祖国医学中有许多单味或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如本院纯中药制剂退热合剂,以及羚羊感冒口服液,银黄冲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可供治疗时正确选用。
(3)高热患儿处理:腋温≥38.5℃时,必须选用百服宁、恬倩、尼美舒利等,以防热性惊厥。
(4)教育家长正确护理知识,使护理得当,注意给予营养和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5)如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缺乏者,可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和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转移因子、五维葡钙口吸液,同笑等可供选用。临床证实,中医中药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可辨证使用玉屏风散、参芩白术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