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给孩子喂食是错误的做法,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在一哭的时候给孩子喂食,不要一哭就给孩子喂食,这样会造成孩子吃多了,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只是用哭泣来表示自己的需求或者是身体上的不适,所以要针对孩子哭泣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如饥饿、排便、疾病等。
1、饥饿感:孩子哭闹一般都是因为饥饿引起的,要留意最后一次喂养的时间和间隔,可以用手指抵住孩子的嘴巴,看孩子有没有吮吸的行为来确定要不要给孩子喂。假如是因为饿而啼哭,在喂过之后,孩子一般都不会哭泣,而且会非常满意,在进食之后就会安详地睡觉;
2、排便:孩子在排便后,如果没有及时换过纸尿裤,造成了肌肤的不适感,这时就不用着急给孩子喂食了,要先查看孩子的排便状况,然后再换一条新的尿布;
3、生病:因喂食不适当或太多的喂食,造成孩子消化不良、积食、腹胀、腹部疼痛。当孩子哭泣时,若喂养得更多,则会导致更多的消化和积食。如果孩子因为有肺炎、脑炎等其它的症状,而感觉不适,就会用啼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所以要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发热、流涕、皮肤红肿等症状,不要给孩子喂食。
孩子一哭,就先别急着给他喂,要先明确病因,再做进一步的治疗。孩子刚刚降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面的环境,容易引起孩子的哭泣,这个时候可以把孩子抱起来,这样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还可以用手轻轻的拍打孩子的后背来安慰孩子。如果孩子不出现饥饿、排便等症状,还是出现了持续的啼哭现象,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确定是不是有病,经过对原发性疾病的治疗,孩子的啼哭症状也会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