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癣菌病用什么药?
2021-08-19
问题描述:(男 , 35岁)得了皮癣很多年了,反反复复,从来不见好,用什么药好?
医生回答(1)
相关推荐
菌病的主要表现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感染皮肤、毛发和指(趾)甲所引起的一组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主要有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等,其具体表现有皮疹、瘙痒、脱屑等。1、头癣•黄癣:典型皮损为碟形硫磺色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去除黄痂后可见红色糜烂面或浅溃疡,有鼠臭味。病发干燥无光泽,易折断,可造成永久性脱发,形成萎缩性瘢痕。•白癣: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鳞屑斑,边界清楚,病发根部有白色菌鞘,头发距头皮2~4mm处折断,一般无炎症反应,青春期后可自愈,不留瘢痕。•黑点癣:头皮散在的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留在毛囊内,呈黑点状,炎症轻微,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愈后可留瘢痕和永久性脱发。2、体癣•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边缘常可见丘疹、丘疱疹和水疱,中央颜色变浅,可有色素沉着。自觉瘙痒,搔抓后可引起局部湿疹样改变或继发细菌感染。3股癣•常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基本损害与体癣相同,但由于该部位温暖潮湿,皮肤薄嫩,炎症反应往往更明显,瘙痒也更为剧烈。皮损多呈环状或半环状,边界清楚,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夏季加重,冬季减轻。4、手癣•水疱型:多发生在手掌、指侧及指间,为深在性小水疱,疱液清亮,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瘙痒剧烈。•鳞屑角化型:手掌、手指弥漫性皮肤粗糙、增厚、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疼痛明显,一般无明显瘙痒。•浸渍糜烂型:指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继发细菌感染时有臭味。5、足癣•水疱型:好发于足跖、足缘,为成群或散在的小水疱,疱液清,壁厚不易破,可融合成大疱,瘙痒明显,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糜烂型:主要发生在趾间,尤其是第3、4及4、5趾间,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后,可见其下有红色糜烂面,有渗液,奇痒,易继发细菌感染,并发恶臭。•鳞屑角化型:足跖、足跟及足侧缘皮肤增厚、粗糙、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明显,一般瘙痒不明显。若是甲癣,可出现甲颜色改变,如变白、变黄、变灰或变黑等,失去光泽,甲板增厚、变脆,表面凹凸不平,呈虫蚀状或粉末状,严重时甲板与甲床分离,甲板可部分或全部脱落。一般无自觉症状,合并甲沟炎时可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对于局限性的轻度感染,如体癣、股癣,可遵医嘱选用抗真菌药膏,像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涂抹范围应超出皮损边缘少许,确保彻底覆盖病菌滋生区域,持续用药直至皮损消退后1-2周,防止复发。手足癣患者若有角质增厚情况,可先用温水泡软角质,再涂药,增强药效。•系统治疗用于病情较重、泛发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者。口服抗真菌药,例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按医嘱规律服药,服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肝功能,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对肝脏有一定影响,通常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医生依据结果调整用药。•患者应保持患病部位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床单,避免真菌滋生环境。手足癣患者宜穿透气鞋袜,减少脚部出汗;体癣患者切勿搔抓,防止自体传染与继发感染。同时,家庭成员若有类似症状,应同步治疗,杜绝交叉感染,以达最佳治疗效果。

杜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菌病的症状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组常见的皮肤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主要包括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等,其症状各有特点。1、头癣•白癣:多发生于儿童,最初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形成白色鳞屑性斑片,边界清楚,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鳞屑斑。病发根部有白色菌鞘,头发一般距头皮2-4mm处折断,一般无明显炎症反应,愈后不留瘢痕。•黑癣: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表现为散在的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残根留在毛囊内,呈黑色小点状,故称黑癣。炎症轻微,有时可伴有轻度瘙痒,愈后可有瘢痕和永久性脱发。•黄癣:俗称“瘌痢头”,主要见于农村,儿童期发病,初起为红色斑点,头皮毛囊口有小脓疱,干后形成黄痂,有鼠尿臭味,中心有毛发贯穿,黄痂逐渐扩大融合,可形成大片污秽厚痂,严重时可累及整个头皮,可破坏毛囊,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和永久性秃发。•脓癣:多由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起,常发生于儿童,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可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头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自觉疼痛和压痛,愈后可留瘢痕。2、体癣•初发症状:常先在局部出现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边界清楚,随后皮损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结痂等,中央趋于消退,有色素沉着或脱屑,形似铜钱,故又称“金钱癣”。•典型症状:皮损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数目不定,可相互融合。瘙痒明显,搔抓后可引起局部皮肤苔藓样变或继发细菌感染。3、股癣•好发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及臀部等部位,常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对称分布。基本症状与体癣相似,初起为边界清楚的红斑,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环状或半环状,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央趋于消退,瘙痒剧烈,由于局部潮湿、摩擦等因素,皮损容易糜烂、渗出,可伴有异味。4、手癣•水疱鳞屑型:常先从一侧手掌的掌心或指缝开始,出现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可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的糜烂面,干燥后形成脱屑,瘙痒剧烈。•角化过度型:主要表现为手掌皮肤弥漫性粗糙、增厚,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甚至出血,疼痛明显,一般无明显水疱及瘙痒。•浸渍糜烂型:常见于指缝,表现为指缝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及渗液,有明显瘙痒,易继发细菌感染,伴有臭味。5、足癣•水疱型:多发生在足跖、足缘及足跟部,为深在性小水疱,疱液清亮,成群或散在分布,疱壁厚,不易破溃,数天后可吸收脱皮,瘙痒剧烈,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糜烂型:好发于趾间,尤其是第3、4及4、5趾间,表现为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后,可见其下有潮红的糜烂面,有渗液,有明显的瘙痒和臭味,夏季加重,常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鳞屑角化型:常见于足跖、足跟及足侧缘,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增厚、脱屑,鳞屑呈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疼痛明显,一般瘙痒不明显。6、甲癣•白色浅表型:表现为甲板表面出现白色浑浊斑点,边界清楚,逐渐扩大融合,可累及整个甲板表面,甲板质地较软,易刮除,一般无自觉症状。•远端侧位甲下型: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先侵犯甲的远端或侧缘,表现为甲的远端或侧缘增厚、变黄、变脆,表面凹凸不平,逐渐向近端蔓延,可累及整个甲板,严重时甲板与甲床分离。•近端甲下型:少见,真菌从甲根部侵入,表现为甲根部出现白斑,逐渐扩大,甲板表面无明显角化过度,常伴有甲沟炎,可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全甲毁损型:是甲癣发展的最终阶段,整个甲板被破坏,呈灰黄色、灰褐色,甲板增厚、变脆,表面凹凸不平,甲板与甲床完全分离,甲下有大量的角质物堆积。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用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每日按医嘱涂抹于患病部位。涂抹时要注意范围稍大于皮损区域,保证全面覆盖。•系统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泛发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口服抗真菌药物,像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这些药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如影响肝功能,所以务必在医生严格监测下使用,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医生会依据病情及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与疗程。•日常护理辅助治疗。保持患病部位清洁干燥,勤换衣物、床单被罩,避免真菌滋生。对于手足癣患者,尽量穿透气鞋袜,防止脚部多汗潮湿;体癣患者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同时,家庭成员若有类似症状,应同时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杜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菌病有什么症状
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可累及皮肤、毛发和指甲。以下是皮肤癣菌病的一些常见症状:1.皮肤症状红斑:皮肤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边缘有红晕,中央逐渐消退。鳞屑:红斑上覆盖有鳞屑,可呈糠秕状、蛎壳状或板块状。瘙痒:多数患者会感到瘙痒,尤其是在夜间。水疱:疱壁紧张,不易破裂,内容物清澈,水疱干涸后形成鳞屑。丘疹: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的丘疹,可融合成片。脓疱:疱内含有脓液,可自行破溃或吸收。结痂:水疱或脓疱干涸后形成结痂,脱落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2.毛发症状脱发:毛发变脆,容易折断,甚至导致脱发。断发:毛发在根部折断,留下一段白色的鞘套。黄癣:毛发根部有白色的鳞屑,呈束状。3.指甲症状混浊:指甲失去透明度,变得混浊。增厚:指甲变厚,表面不平。变形:指甲变形,如凹陷、翘起或扭曲。变色:指甲颜色改变,如变黄、变黑或变白。脱落:指甲易碎,容易脱落。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皮肤癣菌病症状可能有所差异,而且症状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此外,皮肤癣菌病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疼痛、淋巴结肿大等。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皮肤癣菌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皮肤癣菌病的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如抗真菌药膏、洗剂等,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口服药物通常用于严重或广泛感染的病例。此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患者共用生活用品,以及及时治疗其他癣病,有助于预防皮肤癣菌病的传播和复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并注意个人卫生。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复诊。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皮肤癣菌病时需要更加谨慎,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总之,皮肤癣菌病的症状多样,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有助于预防皮肤癣菌病的传播。

刘鸿伟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tousu@xy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