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614尿素25.3
2020-12-15
问题描述:(男 , 26岁)患者27岁。没明显不适。面黄肌瘦。吃饭不好。今天检查肌酐614尿素25.3
医生回答(1)
相关推荐
肌酐高140怎么办
尿肌酐高到 140μmol/L,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核实检测结果:留取尿液的方法不正确、检测前大量饮水或食用特殊食物等都可能影响尿肌酐的检测结果。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留取尿液,再次复查,以排除检测误差。  评估生活习惯与生理状态:近期的剧烈运动、大量进食肉类或高蛋白食物等可能导致尿肌酐升高。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可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正常饮食和休息状态 1 - 2 周后再次复查,观察尿肌酐是否恢复正常。  排查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可能引起尿肌酐升高。若排除了生理因素,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血糖、生长激素水平测定,以及肾脏超声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遵医嘱治疗:如果经检查确定是由某种疾病导致的尿肌酐升高,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等综合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药物或放射治疗等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尿肌酐及相关指标,以观察治疗效果。  血肌酐高到 140μmol/L,已经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医院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男性 53 - 106μmol/L,女性 44 - 97μmol/L),提示肾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明确病因  详细检查:医生通常会安排一系列检查,如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超声、血糖、血压、自身抗体等,以明确血肌酐升高的原因。例如,通过尿常规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检查血糖以排除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测量血压,看是否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损伤。  评估病史:回顾自己是否有慢性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近期是否服用过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非常重要。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减轻肾脏负担。可适当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质,控制每日摄入量在每千克体重 0.6 - 0.8 克左右。同时,限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如果血钾高,还要限制香蕉、橘子、柚子等含钾高的食物。  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晚睡眠 7 - 8 小时。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体力消耗。

曹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肌酐高,尿素氮也高怎么办
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通常提示肾功能出现了异常,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  明确病因:详细回顾病史,了解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是否有感染、药物中毒、脱水、尿路梗阻等可能影响肾功能的因素。同时,需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肾脏超声、肾血管超声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具体病因。  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瘦肉、鱼类、蛋清、牛奶等,避免食用过多含植物蛋白丰富的食物,如豆类、坚果等。同时,减少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 5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控制钾的摄入,避免食用香蕉、橘子、柚子等含钾高的水果,以及蘑菇、木耳、菠菜等含钾高的蔬菜。  休息与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控制基础疾病  控制血压:若为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需积极控制血压。一般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可使用 ACEI(如贝那普利)、ARB(如缬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降压药物,但使用 ACEI 和 ARB 类药物时需注意监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至关重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一般糖化血红蛋白目标为 7% 左右。可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  治疗心血管疾病: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应积极进行治疗,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肾脏灌注不足和肾功能损害。  药物治疗  降低肌酐和尿素氮的药物:可使用一些具有肠道吸附作用的药物,如药用炭片,通过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减少肌酐和尿素氮的吸收;也可使用尿毒清颗粒等中药制剂,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降低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保护肾功能药物:可应用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冬虫夏草菌丝,有助于改善肾脏的微循环,保护肾小管间质功能,延缓肾功能进展。  对症治疗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出现水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出现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补充铁剂、维生素 B12 等纠正贫血;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可使用碳酸钙、醋酸钙等磷结合剂,以及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 D 制剂进行治疗。  定期复查: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观察肌酐、尿素氮的变化情况,以及评估治疗效果。一般病情稳定后可每月复查一次,如有病情变化或指标波动较大,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经过上述治疗,肌酐和尿素氮仍持续升高,病情进展到尿毒症阶段,或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高钾血症、心力衰竭、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等,可能需要考虑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曹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肌酐高的600怎么办
当血肌酐高达 600μmol/L、尿肌酐高达 600μmol/L 时,需要采取紧急且综合的措施来应对,以下是具体方法:  血肌酐高到 600μmol/L 的处理方法  明确病因并治疗:血肌酐达到 600μmol/L,表明肾功能已严重受损,首先要尽快明确病因。这可能涉及到多种检查,如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尿液检查、肾脏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肾脏穿刺活检。常见的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若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需要根据病理类型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若是梗阻性肾病,需要及时解除梗阻,如通过手术取出结石或切除肿瘤等。  调整饮食  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进一步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 0.4 - 0.6 克优质蛋白质,可选择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严格限制豆类等植物蛋白的摄入。  限制盐和钾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 3 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同时,避免食用香蕉、橘子、柚子、土豆、菠菜等高钾食物,以防出现高钾血症。  保证热量供应:可通过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的脂肪来保证热量,防止因热量不足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加,加重氮质血症。  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可选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若没有禁忌证,也可使用 ACEI 或 ARB 类药物,但需密切监测血钾和血肌酐变化。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置管,然后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每周 2 - 3 次,每次 4 - 5 小时,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内环境稳定。  腹膜透析:患者可在家中自行进行腹膜透析,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的半透膜特性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清除毒素和水分的目的。  肾移植:对于合适的患者,肾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等待合适的供体,同时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  尿肌酐高到 600μmol/L 的处理方法  明确原因:尿肌酐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肌肉量增加、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肾脏疾病等。首先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近期是否有运动量增加、饮食结构改变等。同时,要综合评估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如果是因为生理因素导致的尿肌酐升高,一般在去除诱因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调整生活方式:如果是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的尿肌酐升高,应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多的肉类、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如果是肾脏疾病导致的尿肌酐升高,则需要在治疗肾脏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血肌酐高到 600μmol/L 是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患者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规范的治疗。而尿肌酐高到 600μmol/L 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曹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tousu@xy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