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怎么办
2016-09-25
问题描述:(男 , 3岁)小儿便血怎么办小儿便血怎么办
医生回答(1)
相关推荐
小儿便血主要有什么症状
小儿便血主要症状包括大便中带血、便血颜色变化、伴随腹痛、排便困难、全身乏力。具体分析如下:1.大便中带血:小儿便血的最明显症状是大便中出现血液,血液可能是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具体颜色与出血部位有关。鲜红色通常提示直肠或肛门出血,而黑色则可能指示上消化道出血。家长在发现孩子大便中带血时,应及时记录血液的颜色、量及频率,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2.便血颜色变化:便血的颜色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的部位和性质。鲜红色血液通常意味着出血发生在肠道的下部,如直肠或肛门,而暗红色或黑色血液则可能表示上消化道出血,如胃或小肠。不同颜色的便血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家长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3.伴随腹痛:小儿便血通常伴随腹痛,腹痛的性质和部位可能与出血原因有关。比如,肠道感染、肠炎或便秘等病症可能引起腹痛。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腹痛表现,如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4.排便困难:小儿便血有时伴随排便困难,可能表现为便秘、排便时疼痛或排便不畅。这种情况可能与肠道问题、肛裂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排便习惯,及时调整饮食,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和水分。5.全身乏力:便血可能导致小儿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尤其是大量出血时,可能引发贫血。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能力,若发现明显乏力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小儿便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家长在发现孩子便血时应保持冷静,及时就医,确保孩子的健康。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解决问题,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张继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小儿便血是什么原因
小儿便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肛裂:小儿的肛管较短且皮肤娇嫩,若大便干燥,排便时容易造成肛管皮肤的撕裂,引起便血,同时可能伴有疼痛。2.直肠息肉:这是小儿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息肉通常是无痛性的便血,血色鲜红,出血量一般不多。3.内痔:若小儿患有内痔,也可能出现便血的情况,通常为鲜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4.直肠炎:炎症刺激可导致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从而引起便血。5.肠套叠: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小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便血通常为果酱样大便,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6.其他原因:如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等也可能导致小儿便血。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血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信号,如肠套叠、肛裂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当发现小儿便血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就医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体格检查:观察小儿的肛门周围是否有肛裂、肿块等异常。2.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等,以排除感染等原因。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结肠镜等,以进一步明确肠道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肛裂和直肠息肉等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而肠套叠等严重疾病则需要及时进行复位或手术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小儿便血的发生,如保持小儿的大便通畅、注意饮食卫生、及时治疗腹泻等。总之,小儿便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小儿的饮食和护理,促进小儿的早日康复。

周艳梅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便血必须做肠镜吗
小儿便血并非必须做肠镜,具体需根据病情和伴随症状判断,有时可能不能需要做肠镜,有时可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还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1、肛裂:肛裂常由长期便秘或排便困难引起,表现为排便时疼痛及少量鲜血附于大便表面,通常不需要做肠镜,而是通过肛周检查及大便常规检查即可确诊,需调整饮食,避免便秘,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药物促进伤口愈合。2、急性肠炎:急性肠炎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可引发腹泻、腹痛及血便,血便多呈黏液脓血便,伴随肠道感染症状,一般不需要做肠镜,可通过粪便常规及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3、肠息肉:肠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可引起无痛性血便,若怀疑肠息肉,需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评估息肉情况,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及性质,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4、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是儿童常见的良性病变,也可引起无痛性血便,如息肉较大或症状明显,肠镜检查是必要的,以便明确息肉位置和数量,必要时在内镜下处理。5、梅克尔憩室:梅克尔憩室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畸形,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由于肠镜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憩室,诊断时需结合彩超或同位素检查,如确诊为梅克尔憩室且症状严重,可能需手术治疗。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排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预防便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肠道感染的风险。

李丽嫱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tousu@xy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