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你好! 获悉病情,表示关注。不知现在病人病情症状怎样?还做过哪些相关检查?建议根据病情采取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于你目前提供的信息过于简单,没办法了解具体病情,在这里只能简单说一下,仅供参考。中医认为溶血性贫血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后天失养,脾胃不健的基础上,因感受邪毒,饮食不节,劳虚内倦,情志刺激,加之药物影响而发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温湿中阻,郁久化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泻,肝胆外泻致黄疸,或邪毒入营,郁久化热,血败外漏发黄。病情反复,日久脾肾更亏,气血难阻,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而致瘀,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胆肾,为本虚标识之虚,平素以本虚为主,主要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溶血发生时以标识为主,主要为湿热瘀并见。结合病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这样可减轻西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常可改善症状,减少溶血发作,但应根据患者西医不同型期及中医证型合理安排治疗方案。在溶血发作时中药应采用清利湿热治法,常用药物有茵陈、大黄、栀子、木通、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夏枯草等,并随证加减。对于溶血间歇期,治疗主要是促进正常造血组织的功能,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采用健脾补肾等中药,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熟地、补骨脂、茯苓、女贞子、菟丝子、何首乌等,主要为调节阴阳气血,防止溶血发作,且无毒副作用,也易被病人所接受。意见建议:建议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另外病人在调养方面也应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豁达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预祝身体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