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患哮喘4年,于今年2月份加重,发展成肺心脑病治疗,经医
2008-04-18
问题描述:(女 , 63岁)我母亲患哮喘4年,于今年2月份加重,发展成肺心脑病治疗,经医院治疗,出院后,缺氧症状基本消失,神志清醒,但哮喘越来越严重,请问现在是不是以平喘为主,医生曾给过甘肃出的<平喘消炎胶囊>,效果很不好,请问现平喘有什么亲药(我母亲有青霉素过敏史),是不是还应配一些其它的药.
医生回答(1)
刘自炎
主治医师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肺性脑病(P.E.P.)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严重并发症,是慢性支气管为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
什么原因引起肺性脑病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导致脑缺血缺氧水肿,而引起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有什么症状
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系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此外还可有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扑击性震颤、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等各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
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之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如何治疗
1、首先应对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
2、控制呼吸道感染,合理应用抗菌素(青霉素,先锋霉素,利复星等)。
3、改善呼吸功能、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状况。
4、纠正酸碱平衡障碍。
5、对神经、精神障碍作对症处理。
中药:制半夏12g,陈皮9g,茯苓12g、枳实9g,制胆星6g,生甘草6g,菖蒲30g,郁金12g,青礞石30g。水煎200ml,每6小时服50ml,不能口服者鼻饲。痰黄、发热者加黄芪12g,石膏30g,竹沥油20ml。昏迷者加服苏合香丸,一日服一粒,或至宝丹日一粒,醒脑静注射液(郁金、麝香、菖蒲等)4ml静脉推注。面浮足肿,尿少心悸者加车前子30g,泽泻12g,防己12g。若排咖啡色大便者服参三七粉2g,日服2-3次。若病情危重,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血压下降,先予回阳救逆参附龙牡汤治疗(红参12g,熟附片30g,锻龙牡30g),待血压回升后予以前方辨治。
西药:治疗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通气。
选用祛痰剂:必嗽平16mg,一日三次。或敌咳10~15ml,一日三次口服;
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0.25g或喘定0.25g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或者氨茶碱0.5g(喘定0.1g)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滴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给氧。
控制感染,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滴注。嗜睡、昏迷、呼吸抑制者以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4~6支静脉滴注。
细胞代谢促进剂(COA200μ,ATP20mg,细胞色素C30mg)静脉滴注。
给予纳络酮0.8mg加入液体中静滴,直至症状改善。
降低肺动脉压肺性脑病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室肥厚,右心衰竭,故降低肺动脉压是非常主要的手段。我们常用酚妥拉明10—20mg加10%葡萄糖液200—250ml,静脉滴入,20—30滴/分钟,每天一次,7-10天为一疗程,配合内科常规肺性脑病的治疗疗效明显.酚妥拉明通过阻断a-受体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肺动脉压和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复荷,增加心排血量,同时松驰支气管平滑肌,通气通畅,使心肺功能均得到改善。
矫正脑水肿用脱水剂,利尿剂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精神症状。本组中有9例应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快速滴入2—3次/日,应用后有7例精神症状缓解,另外29例均应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地塞米松20mg放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连用3-5天后逐渐减量;对脑缺氧所致的脑水肿疗效明显。应用时必须注意控制呼吸遭感染和防止血钾过低,逐渐减量等问题。
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对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应积极提高通气量,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轶代偿性呼酸和呼碱合并代酸时,当PH7.45可用精氨酸盐10g稀释于500ml等渗液中静脉滴注。
对症处理烦燥不安、抽搐患者可在紧密观察下用镇静剂。10%水合氯醛10-15ml保留灌肠或安定5-10mg肌注。右心衰竭、肝肾功能不足,上呼吸道感染,休克等合并症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对症治疗。
用药指南: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衰竭而引起的脑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大多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伴肺源性心脏病史。根据临床所见,中医认为是“痰厥”。中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胆星功效为顺气导痰,菖蒲、郁金、礞石加强祛痰作用,使呼吸通畅。实验证明中西医结合提高了本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中药治疗肺性脑病的作用机制还待进一步探讨
2008-04-18
×